“桥都”重庆跨江大桥增至37座******
中新网重庆1月18日电 (张旭)郭家沱长江大桥及六纵线北段项目18日建成通车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介绍,郭家沱长江大桥是中国已建成的最大跨度路轨两用钢桁梁悬索桥。
图为航拍郭家沱长江大桥。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(中国)有限公司供图图为郭家沱长江大桥。 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(中国)有限公司供图作为通车项目的一部分,郭家沱长江大桥主桥全长1403.8米,采用单孔悬吊双塔三跨连续钢桁梁悬索桥设计,主跨跨径720米,整个钢桁梁总重约2.5万吨。
图为远眺郭家沱长江大桥。 邹乐 摄图为航拍郭家沱长江大桥。 邹乐 摄另据郭家沱长江大桥设计师、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(中国)有限公司桥梁设计师刘信航介绍,郭家沱大桥主塔以“门楹纳水”为设计理念。大桥钢桁梁和主塔涂装采用的是浅蓝灰,主缆颜色是“国际橙”,吊索是皓月白,配合桥塔“门楹纳水”造型,将水元素融入传统门式桥塔之中,与山城重庆的独特景观风貌相得益彰。
图为18日的郭家沱长江大桥。 张旭 摄图为18日的郭家沱长江大桥。 张旭 摄图为民众18日上桥参加郭家沱长江大桥开通仪式的一个瞬间。 张旭 摄重庆是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桥梁委员会认定的中国“桥都”。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城市道路建设处处长王慎川说,随着郭家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,重庆中心城区累计建成37座跨江大桥(指跨江道路桥,含路轨两用桥,不含单独的轨道桥、铁路桥)。(完)
外籍友人“入乡随俗” 与西安民众共迎元宵佳节****** 中新网西安2月2日电 (杨英琦)元宵节前夕,兔年春节的年味仍在持续。2月2日,“丝路欢歌”——中外友人喜迎元宵节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安举办,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三十多位外籍人士欢聚一堂,与中国民众一起体验传统民俗。 参加本次活动的外籍人士来自各行各业,无论是演员、商人、视频博主还是在校教师,均已在西安生活多年。谈及包饺子、剪纸、吃元宵、贴春联等传统民俗,他们皆有或多或少的了解,并表现出浓厚的探索欲。 当日活动举办地为西安一家印度文化交流餐厅。该餐厅内除了印度风格的装潢外,福字、灯笼、中国结等红色系的中国特色风装饰随处可见。在其室内准备的民俗体验活动中,包饺子、剪纸体验备受欢迎。 图为活动现场的剪纸作品展示区。 杨英琦 摄“今天我包了7个饺子,如果不是时间原因,我还可以包得更多。”来自美国的大卫称自己非常热爱这座“碳水之都”,尤其是饺子、油泼面等面食。“今年春节,西安人山人海。我也入乡随俗过了一个地道的‘中国年’,与朋友相聚、互送新年祝福。” 来自埃及的艾小英就读于西北大学文学院,除了节庆的热闹氛围,蕴含丰富文化含义的春联是她对中国春节印象最深的元素,“今年是我在西安过的第六个春节,也是年味最浓的一年。” 活动现场,歌手任敬献唱《千古长安》《幸福丝路》等歌曲。“千年古都,常来长安。我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此类中外文化交流活动,展示西安的文化与民俗。”她认为,与外国友人相聚西安共迎元宵佳节、分享中国文化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。 现年61岁的西安剪纸非遗传人惠延林常年致力于推广剪纸艺术。在这场中外文化交流活动中,她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春节传统民俗的文化意义,并展示出精美的剪纸作品。来宾和孩童们围绕在惠延林身边了解、学习剪纸艺术,饶有兴致。 本次活动在中外友人的掌声与欢笑中落幕。当日不少来宾表示,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了解中国民俗,促中外文化交流互通。(完)
|